内容提要:
在 413 国常会上,李克强总理提出了适时降准后,央行今晚宣布自 4 月 25
日起降低存款准备金 0.25 个百分点,
在时间节点上符合市场预期。这是央行去年下半年以来第三次降准,也是今年第一次降准。
但是,幅度低于市场预期,尽管利好银行股,但对权益和股指市场的影响应不会产生较大的利好效应,在经济下
行和物价上涨共同压力下,在国内外形势日趋严峻和复杂的背景下,在市场没有对后市产生良好的转折预期下,权益
市场和股指的调整估计不会马上结束。实际上市场也已经对此利好完成了消化。
宏观研发报告
在 413 国常会上,李克强总理提出了适时降准后,央行今晚宣布自 4 月 25 日
起降低存款准备金 0.25 个百分点,在时间节点上符合市场预期。这是央行去年下
半年以来第三次降准,也是今年第一次降准。
但是,幅度低于市场预期,市场原来预期全面降准 0.5 个百分点,前两次降准
均达到 0.5 个百分点。
本次将释放 5300 亿元流动性,有助于降低银行的存贷比,推动银行对实体经
济的贷款等金融支持。
从 3 月的金融数据看,尽管贷款增长明显,但是结构问题突出,主要是长期贷
款增长依旧乏善可陈:中长期贷款少增 2356 亿元,特别是居民中长期贷款同比少
增 2504 亿元,企业中长期贷款仅仅多增 148 亿元。银行依旧靠短期贷款和票据融
资冲量,同比多增 7659 亿元,特别是在季末。
降准的意义在于降低商业银行的存贷比,推动商业银行想实体企业的贷款。而
目前的商业银行的存贷比处于极高位置。
图 1:商业银行居高不下的存贷比和偏低的净息差
宏观研发报告
2.86%,商业银行可以因此增加 65.72 亿元收入。
我们关注到央行公告中表述的新变化,即要注意内外部平衡,而先前的提法的
着重点在“以我为主”。央行在公告中特别提到了物价问题和主要经济体的货币政
策调整。
从上图看,偏低的净息差也是贷款增长迟缓的因素,偏低的净息差需要降息以
降低银行负债成本加以解决。
但我们注意到 MLF 没有如期调整,显然是考虑到物价和主要经济体货币政策
调整等这些问题。
目前中美 10 年国债收益率利差的缩小甚至出现倒挂问题。
图 2:倒挂的中美 10 年期收益率
从历史情况看,在中美经济周期错位、中美利差缩小的大背景下,央行往往采
取的是降准,而审慎使用降息。如在 18 年到 19 年期间,降准 7 次,但始终没有
降息。在 15 到 16 年周期中,降准 5 次,降息 2 次。
图 3:中美利差与货币政策工具的运用
宏观研发报告
这次降准幅度低于市场预期,这轮降准是不是还是象以前一样小步慢走,还有
待于观察,毕竟目前的准备金率处于历史的低位,这是和前几轮降准周期最明显的
区别。
图:准备金率已处于历史低点
这次降准幅度低于市场,尽管利好银行股,但对权益和股指市场的影响应不会
产生较大的利好效应,在经济下行和物价上涨共同压力下,在国内外形势日趋严峻
和复杂的背景下,在市场没有对后市产生良好的转折预期下,权益市场和股指的调
整估计不会马上结束。实际上市场也已经对此利好完成了消化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