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5岁,像一声半场哨响。
上半场,我们凭着体力、聪明和一点运气,往前猛冲。 下半场,游戏规则全变了。
体力开始下降,精力大不如前。 身后,是嗷嗷待哺的家庭。 眼前,是虎视眈眈的年轻人。
35到45岁这十年,是一个人一生中,最关键的决胜局。 你是在这里,完成一次惊险的价值跃迁,还是,缓慢地滑向平庸的谷底?
区别就在于,你有没有经营好这十年。
年轻时我没感觉,我快到中年了,我才恍然醒悟。
原来过的那么快,三分之一都过去了。真该为自己设计一下个人商业模式了,每个人都该去找一找自己的模式。
01
事业上:从执行者升级为操盘手
35岁以后,你必须清醒地认识到,你再也拼不过,那些可以为了一个项目,三天三夜不睡觉的年轻人了。 你不能再用体力去竞争,你必须切换到,用智慧和杠杆来竞争。
你要完成一个,最关键的角色转变:从一个,听指令干活的执行者,升级成一个,能定义问题、设计流程、撬动资源的操盘手。
执行者,关心的是“如何把事情做对。 而操盘手,关心的是如何做对的事情。
这意味着,你必须强迫自己完成三个动作: 第一,把你的能力产品化。 你要把你解决问题的能力,封装成一个产品。
这个产品,可以是一套SOP,一个方法论,一个培训课程。你要让你的能力,可以离开你本人,也能被团队复制和使用。
第二,建立你的影响力杠杆。 你的目标,不再是我一个人能干10个人的活,而是我能通过一个系统,让10个人都干出1.5倍的活。
你要学会向上管理,去影响你的老板;学会横向协同,去撬动其他部门的资源。
第三,打造你的个人品牌。 你的价值必须超越你当前的公司和岗位。你要开始,在工作之外,去发声,去分享,去建立一个属于你自己的,小小的专业山头。
一个人的价值,不是你能做多少事,而是你能撬动多少人,和你一起成事。
02
财富上:从攒死钱升级为建系统
35岁以后,光靠省吃俭用,攒那点死工资,是绝对跑不赢通货膨胀、医疗通胀和教育通胀的。
你必须,从一个储蓄者的思维,升级成一个系统构建者的思维。 为你的家庭,建立一个,更多元、更抗风险的财富系统。
第一,强制储蓄,建立你的护城河。 不管多难,你都必须攒够一笔,至少能支撑你家庭18个月开销的紧急备用金。
这笔钱,是你所有安全感的基石,是你敢于对一份烂工作说不的底气。
第二,启动你的第二引擎。 我不是让你马上去辞职创业。而是,利用你现在这份工作的薪水,作为你的天使投资,去孵化一个能带来非工资收入的小项目。
它可以是一个副业,可以是一项咨询,可以是一个自媒体账号。这个第二引擎,是你对抗中年危机的,最强火力。
第三,为家庭配置抗风险资产。 你要像CEO为公司买保险一样,为你的家庭,配齐商业保险。尤其是百万医疗和重疾险。
这,不是消费,这是你为你家庭这家“无限责任公司”,购买的最便宜、也最关键的“经营保险”。
03
健康上:从透支升级为投资
25岁时,你可以肆无忌惮地用健康换钱。 35岁以后,游戏规则反过来了。 你需要用钱去投资你的健康。
因为你慢慢会发现,精力才是一个中年人最稀缺的核心资产。 没有精力,你所有的雄心壮志都只是空谈。
你要像管理一个最重要的项目一样,去管理你的健康。管理你的睡眠。把你的睡觉时间,看得比任何一个饭局都重要。
它是你第二天所有精力的来源。坚持规律运动。运动,产生的多巴胺和内啡肽,是最高级、最天然的聪明药和“抗抑郁剂。
学会情绪排毒。每天给自己,留出15分钟的静默期。不看手机,不听任何东西,就只是和自己待着。这15分钟是你精神世界的杀毒时间。
那我自己来说,我28岁的时候就感觉体力跟不上了。
当时我的工作都是996,甚至是周天都干。
每天强度很大,最后把我累的心力体力耗电量都见底了。才意识到我要调整,后面恢复了很久。
所以,35+的你也要注意自己的健康。这是一切啊。
35岁以后,你对身体的每一次投资,都是在为你未来的自由增加续航里程。
04
认知上:从守旧升级为破圈
人到中年,最可怕的不是被淘汰。 而是在被淘汰之前,就已经主动地关上了学习和成长的大门。
你最大的敌人,不是外界的变化,而是你脑子里,那个总在说我懂了的,认知固化。
你必须强迫自己走出去,破圈。
主动,去链接那些比你牛逼的人。 每个月,强迫自己去约一个,你有点“够不着”的人,喝杯咖啡,付费。向他请教。
主动,为你的大脑,付费。 35岁以后,你的时间,比钱贵得多。不要再用免费的、零散的知识去喂养自己。
要去购买,那些,别人已经帮你,系统化、结构化了的高质量课程。
主动,去培养一个无用的爱好。 去学一门乐器,去学一门外语。
这件事,可以不为了赚钱。只为了让你那颗日益僵化的脑袋,重新变得柔软和开放。
我9月份也给我列了新的目标。如学会n8n的工作流,搭建一套自动化的内容生产工作流,已经报名了,今天就开营。
如我准备把公众号内容创作的全流程做出来,不仅赋能个人,还赋能企业老板,超级个体,建立体系。
如我准备去链接4个大佬。也加了他们的社群,我准备每天在他们的群里打开,以此曝光,增加连接的可能性。现在已经打了15天的卡了。
反正,在让我自己尽可能去抓到一些机会。
写在最后的话:
所以,35到45岁这十年,不是一道让你认命的坎。
而是,一张,可以让你,重新定义自己人生下半场的,空白考卷。
你是选择,用过去的经验,去被动地应付。 还是选择,用全新的思维,去主动地,书写答案。
上半场,我们比的是速度。而下半场,我们比的,是续航能力和转弯的智慧。
文章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