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网上可以看到不少人关于竞品分析的投稿,和之前自己写的竞品分析是按照一个模子刻出来的,大都是按照《用户体验要素》中的战略层、范围层、架构层、交互层、视觉层五个层次去分析的。大多数人的分析就止步于此了,少数的人还会分析下商业模式,或者就产品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。 如果说就多数人的竞品分析报告来谈,并没有什么卵用,因为分析的都是一些流于表面的东西,连一些总结性的东西都没有,所以最后也就导致了这篇竞品分析是为了报告而报告的,并没有什么实际的价值。甚至有的人的竞品分析报告所列举的产品根本不能算得上是竞品,这样的竞品分析的价值…